close

致虛極,守靜篤。

虛與靜,形容人心中間萬物的本性,叫「自性」,它永遠沉靜、寧靜的狀態;終極寧靜的狀態,它沒有好壞,它沒有善惡,它沒有人間的價值觀。你看上課前不先發課本,以為我打屁打了一個半小時,結果我把課講完了,你們課本還沒長出來。禪師!你們又總是為什麼不夠瞭解我的課程方法,三年。

何謂「真法」?與流俗、通俗,與世間萬物之中,謂之法,非有一定的方法才能呈現嗎?而是應該流通在日常生活中。它與養豬、它與種稻、它與作生意、它與讀書、它與工作習習相關;它同理同源,謂之大自然的自然規律,沒有改變。

一倒飼料五十公斤,它必須有秤,它也必須先有飼料的製作過程,才能產生那塊飼料,所有的過程都可用你們生命中的任何一種經驗不斷去參悟。沒有小豬哪來的大豬,它也要經過時間的灌溉、餵養、照料、治病跟從所有的病蟲害,牠才會長得大,沒有飼料與食物的來源,牠也會餓死。你們所說的社會生態鍊條與大自然鍊條,其實根本就是從這裡演化而學習而來。

萬物並作,吾以觀其復;

所有的世間萬物它同時間在生成與孕育,我只看其循環往復的生長;如人出生會老死,如靈魂不斷的孕育、壯大、純淨,它將進入寂滅;如草木根生春夏秋冬變化如此自然;從無到有、從有還歸到無,它也叫一種自然的循環狀態,它與生死沒兩樣,它與生滅循環沒兩樣。

所有世間萬物只依一規矩原則而不斷運作,只是它生態的不同,可是它同理而同源,世間只有一件事,它沒有衍生太多複雜的故事。家庭的和睦相處,它會對照你的人際關係與你的工作職場生涯;人的心境美貌,它對世間自然的崇尚,衝突的局面也可在他手中化於無形,因為自然生滅原就分合,人世間的分合,只因因緣到來與機緣不俱足,所有生態不同而已,同理而同源。

所有情緒的變化,七情六慾皆因自己生,而不願意去瞭解它循環原理,能生多少?三天不得了,三天過後,再重塑一個更大的因子,不斷放盪它,其實根本沒啥事;如果回歸到自然的生滅能瞭解,情緒的種子也叫作「小幼苗遇到了風吹草動」,如果知道這是大自然的道理,情緒怎麼能刮得起風?

夫物芸芸,各賦歸其根。

好一句話!「夫物芸芸,各歸其根」,萬物有茂盛繁雜各式各樣的種類,還有它不同的樣子。

歸根曰靜,靜曰復命。

各種不同的草木各種樣子,這根性不只草木,這個根也代表人出生在何處、叫什麼名字、哪一條祖蔭;其實還不叫人、還不叫種子,靈魂也不就一顆種子,它根本來自同一根脈。

復歸其本性,靜曰復命,復命曰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侯照宮 的頭像
    侯照宮

    這裡是五年千歲侯聖尊王十二王爺的家~

    侯照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