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父:只有差別一點,要不要學而已,願不願意放下而已,對吧。中間差別的是「心能不能真彎腰」,是對師父彎腰嗎?
學生:不是,自己要彎腰啊。
師父:是你肯彎一次腰,你就看得了大世界啦。你的心彎不下腰,世界永遠比你小,你怎麼看得到世界啦。修行真的跟我無關,修你們自己的是最重要,而不是我。解離如人間的心理學一般,能不能重組自己的心理線條,能重組自己的思想邏輯結構,你必需去蕪存菁,把不良的思想排解出來看過,把好的組織能力也放在那思考成就,能夠跳出自我變成第三者來觀看自己,客觀的分析,他就能重組自己的思想邏輯,這就打破瓶頸,這也是向自我的學習,誰能啊?
唉!這三年我還沒看到人,所以誰學好,誰學壞啊?在我眼裡都一樣,就這樣,其實你問我這三年對你們評標的分數,沒有一個不一樣,只是想先用人性心理讓你們能先解離自我,就是「解離」那本書,面對不了自己的黑暗,永遠看不了自己的光明。
神性與魔性它是一般成長,神性愈高,魔性亦愈高,它並存而來。可是如果你解離不了自己,當在一個因的發生,很可能極高的魔性就出現了,當你心理呈現所有光明與世界同在的大自然法則,你會覺得它必然,而它原本就這樣,你的心態很淡定,那一刻你的無限神性就會成長,為啥要先看自己的魔性?懂了沒。
不迷哪有真?沒見黑暗哪見光明之存在啊?很多人就不敢跨過這一步承認自己的黑暗,神性與魔性本來就並存,掩蓋自己,我沒魔性,我是純然光明的那一刻,你不自知啊,它會長得比光明面還大喔,這就解離,叫準備好的人。
可是,不瞭解承認與魔性真存在的人,他也叫瞎子摸象,他還是呈現世界表面的好,四相難破啊,難勘真大道,你怎麼能心裡真平安,心裡是平安不了啦,表象也就會變得奇怪。太執著,執著無明就從這起來。
前日問了一個準備出家的眾,我問他今日來找師父有啥事可言,不是準備出家,六根俱足才有此福德。他說沒有,因為他有一疑惑難解。我說講來聽聽,啥子疑惑難解?他說:「師父,妄念是不是在啊?魔是否與神一直存在這一己之中?」我說神性與魔性本就並存,出家難道不帶著肉身,你是不是人啊?他說他是。我說人本就陰陽並存,他正反兩面皆存在,你如果不敢去看反面,你也不敢去參透魔性,你怎知神性之所存呢?
他說:「師父,我非常不懂你所說的言語,我們不是不斷朝著光明面前進,說好話、做善事。」對吧!表象怎麼樣。我說魔性何在,魔為何物,你可解?他說不解。我說你不解,你怎知神性何存啊?回去想,想完六根必淨,出家之道離你尚遠,可不可以出家,行!因為出家是脫離凡間俗務最好的福報,那叫福報,那不叫功德,因為你可以沒有在五濁惡世中沾染惡習,你可以靜靜思考,你可以在每一刻中瞭解自在,觀自在中的魔性與神性的標準,你可以不斷的淬煉與分判,我說好福氣,不叫好功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