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也就是上一次九華殿有一個宮主我交代他,他悟不透,他把他用人世思維去想,我說啊,我只指望這一次有一個無能的宮主出現,結果他就事事都不幹,叫別人幹啊!指揮,因為他都不會,無能!這狗屁的!怎麼都是這負向思考,這搞個無能的宮主叫笨蛋啊,找個白痴來就行。

他不叫笨蛋,而是他從不涉獵與干預所有人的行為,但他在無形之中引導眾人朝一目標前進,他叫身教,起了一個示範作用,他不屬於口頭指揮,中間他把意識形態建立,而把每一個人都安在一個肯定自己價值存在的地位上,所有人必朝同一目標前進,將展現他看不到的力量,因為他已從一化二、二化三、三化萬千,真正的運作道理在這裡,不是什麼頒布法令、管理人為。

不同心,你再多的法條講再多的話,人我們活到現在你們當然可以反心問一下自己,誰也不服誰,包含從小到大也不服父母;永遠信奉四個字堅持到現今活著,叫「陽奉陰違」,表面說好,後面作一半,那不叫陽奉陰違?當不起這同心的效能,談啥都叫狗屁。當已同心,談啥都能成金,是吧?

基礎原理原則先建立,談什麼都變得好談,目標只要準確作什麼都無所謂。對吧?所以塑造這故事,他們放在王道的處理擴大,小也能小到家庭的管理,可是塑造不出一個領導者,我想反應在人世間,那事業也不會是一個真的好老闆,也不是一個老闆。看似無用,而無所不用,請你好好觀察一下你的好朋友,看似無知,而無所不知,看似無用,而無所不用。

學生:對,確實是這樣。

師父:原因只有一點是自己真不想要,而不會先與眾生爭奪;因為一爭奪,與眾生不管爭奪的是短利、長利,他有爭奪永遠創造不出這樣的平和故事,除非你自己先不與眾生爭奪。

就如師父一直常言,想要修行而想朝神佛世界而來之靈魂,他必學會第一門課如這裡所言的平等,還有一點要瞭解自己在神佛的目標裡神佛的精神為何?他以渡眾生為原則,以拯救所有靈魂而為大道而來。

如果這一些願意修行追隨神佛而來的靈子,他如果先與眾生而爭,什麼都要爭,地位爭、名利爭、名氣爭、權利爭、領土爭、什麼都爭、男女爭;他已與眾生為敵,他早就已抵觸他原本修行的最基礎原因,保證一輩子都修不好,三輩子也來不及,因為他已忘了這個精神何在,他去跟眾生搶東西嘛,他就不是來渡眾生。

搶知識、搶法術、搶寶藏、搶能力、搶靈能、搶神佛、搶神像的搶神像、搶爐的搶爐、搶廟的搶廟、搶大師地位叫「頭驕獅」,搶頭驕獅。他哪有在修行啊,他早就與眾生為敵,他失去所有神佛的精神,他怎能真修出個狗屁蛋來啊?懂啊?

學生:懂。

師父:吃味的吃味,多講句話就翻臉,那個對誰好一點?我對誰都不好,我每一個都罵,我就不能對誰誇獎一句,隔天就死了;誇獎一個人一句,我實驗過很多次,故意找一個人來誇獎,所有人就視他為敵人,什麼心態啊?這根本無有聖人之心也無天地之德,那怎麼修?怎麼能真修出個名堂來?

如果我們來講,你們一直所熟悉的道教語言:神格有神格,神格大小取決於神的修行,我們的修行在這,能夠何如平等?何如遵循大道的規矩而前進?真正的修為在這,就如你們所講的神格大小,如果這人的心胸這麼狹窄,人世間師父我看發展也不大,那就叫人格。

所以為什麼開始叫你們修品行?能力,師父覺得不是重點,品德不夠,能力再好只會助惡而前進。老賴,再問你一句話,你懂的這二十年苦苦經營這麼久,為什麼你總通不了而且沒辦法得到神佛的眷顧,原因在哪?

學生:不知道。

師父:還不知道?就你與眾生的行徑無兩樣,你也想得到能力的大小,對吧?你只想搞出一批信眾,那去賣茶,精神放去賣茶我看比較容易成功。

學生:對,對。

師父:那不如單純賣茶嘛,搞一群人培養他喝茶,告訴他茶是好的,怡情養性,養身養命,裡面還有茶氛子,懂了沒啊?

學生: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侯照宮 的頭像
    侯照宮

    這裡是五年千歲侯聖尊王十二王爺的家~

    侯照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