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師父:要不要想?要不要想?這樣我聽不懂,我也在聽你講啊,所以我問你,你講的是妳的感觸,你沒辦法流於言語告訴大家,你必須把它解釋完,什麼意義講出裡面真感覺對吧,文字中沒有感覺、沒有精神,它流於文字而流於蒼白而流於膚淺,這不是國文的重點,這不是你小時後還年輕讀大學真正有的那感情,要找回來,別對著我講對大家講,我也在聽你說,當作我不在,可是我支持你,我是妳的背後靈,等等我上你駕幫你補充,這樣想就好,你不是很想跟我學嗎?我正在教你,你要大膽一點,要把自我展現出來,要把真正對自己熱愛崇高這些文學素養的精神找回來,你才真正會有生命力,不然你會越做越乏力。

學生:師父可以了。

師父:請。

學生:師父可以幫我講一些些嗎?然後我再講。

師父:好,行。夷這個字無色它看不到,希這個字代表無聲它聽不到,微這個字代表無形它碰處不到,而這三者本身歸爲一體它無法分開,也無法各一求證,上面看起來不這麼皎潔明亮,下面看起來也不這麼陰暗,它沒有具體的形象,它本來就無形無象,正面看著它的時後看到它的形體,負面看到它的時後也看到它背後之行體,此為正還爲負,而它正負本相連循環不息,謂之生滅。

大自然由生而滅,生生不息循環,謂之大道之規律,從古老生命體的展現,它就一直依尋著這個規律而前進,從沒改變過,既有生而有滅,滅而後生,生而後滅,謂之陰陽相交,天地交泰之理,沒有白天哪來黑夜,不見黑暗怎見光明,所有皆在過程中相交而相證,這就是宇宙初始的成因,也謂之道的規律。

人間而言,不見惡哪見善,不見善哪爲惡,善惡皆在心中,也在學習的過程,謂之自然科學裡真正研究的精神。那道法真科學,科學爲何?永遠在科學驗證中而存道,何有善何有惡,何有上何有下,真解離不善不惡,不上不下,謂之中道。

老師啊,要把一點精神與感覺放在文章裡,包含生命要用一點感觸才會真感動,否然麻木不仁後非喜非悲而變得漠不關心,當然人生乏味喔,找回以前那樣的故事,好來開始教課,我幫你起頭了,我把感情送給了你,接收吧!這就通靈了嘛!我傳輸了感情給你,我在觸動你內心深處,我要讓它活化生命的原生力量謂之愛,那個愛不在是七情六欲,那個愛是大包容力,那個愛叫傳承生命中永遠生生不絕之力,需要轉化啦,不然老陷在那偏執狹小的小愛裡,你當然找不到妳的以前,那換妳講課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侯照宮 的頭像
    侯照宮

    這裡是五年千歲侯聖尊王十二王爺的家~

    侯照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