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:報告師父,我們四個這樣的進度,應該每天這樣就沒有問題吧?
師父:嘿!有問題我也沒辦法。
學生:師父要指教啊。
師父:師父就這樣指教,有事我才講沒事我一直講幹麼?就是這個阿石兄有點擔心嘛,就太子爺講趕緊幫他調將處理。
學生:來雙說她很擔心說師父說沒有關係。
師父:什麼沒關係?哪個?
學生:李小雙啊。
師父:李小雙你等他把衣服買回來你叫他再跟我聊一次,他那有辦法給他動作變快,有辦法給他動作變大,那衣服都給她搞壞了,動的了快我也不愛信,衣服還沒下代表還沒經驗不要緊張,等那全套設備到齊你就知道在玩什麼了。那個你也快不得,動作不能太大力,等等東西搞壞光光,還沒走到廟門口東西掉一堆。就喜歡急,很欣賞別人這樣碰碰叫,現在搞一個慢的練耐性,還沒給你們調個老君師父來調教,光打太極拳第一式可以一個半小時到一小時五十分鐘還沒變化。
學生:那個朱斌就是這樣。
師父:沒有朱斌,另外那個徒弟就在那站了三小時,第一招還沒練完。
學生:這樣好啊,有的需要練耐性。
師父:你的第二課我先通報你,那打圈圈,那你就知道有多快了。你想打圈圈我就讓你跟朱斌一樣打圈圈,一分鐘轉三十六圈,轉完就趴在地上再也不會動了。他說要快嘛,他說不夠快嫌師父慢。
學生:我不會嫌師父慢啦,按部就班就好了。
師父:按部就班的練,本來我那腳步我跟你解釋,左右腳本來就交叉不像正常人走路,那走起來有時候真的有點打腳,所以先慢慢來找到那平衡的施力點,你的身體的物理慣性必須先學會適應,因為你現在的身體慣性適合正常人的走路,不適合我的步伐,所以讓你先學會怎麼把那力道而能熟悉,那個步伐才真的出來到標準。
學生:師父都走腳刀喔。
師父:不然你要走哪一個,你顛會走,兩隻腳就先打架了,你看看那兩隻腳交錯這樣跑,絕對先跌倒,不走那個腳背的故事怎麼走得了?就你們講的腳刀,慢慢練啊別緊張,那王母娘娘請她也要找一下到哪拜師啊。
學生:有到慈惠堂去過。
師父:那去拜師了沒?
學生:有拜師沒有磕頭。
師父:等等趕緊請教王爺,是不是在侯照宮先補拜師,以後召請聖安宮王母娘娘瑤池金母下駕先指導,這次南部送香條的時候,趕緊有機會去一下聖安宮去做好正式拜師的準備,瞭解啊?
學生:如果拜師的話就在聖安宮囉?
師父:對,剛就講聖安宮了嘛,趕緊去拜嘛,在侯照宮暫時要調教乩身的部份,就要召請聖安宮王母娘娘來協助嘛。那如果現在還不能去要上課,是不是先在侯照宮先作一個拜師儀式,然後近幾期在進香前會下去一趟補足拜師儀式,請他先來調教。
學生:就先三十六、七十二炷香。
師父:那個有個正式名詞叫借廟拜師。
學生:就是借廟拜師就對了。
師父:對,然後這一個月以內,我會去到當地,專程去一趟。
學生:專程去一趟拜師。
師父:然後請她先來調教。
學生:那個冰箱的太太也是王母娘娘的時候,也沒有磕頭。
師父:那個拜師儀式就不正常,你們的拜師都亂拜。
學生:那個時候還不知道,那個時候還沒講清楚。
師父:所以有機會去就真的去拜師嘛,做一個正當的儀式,那個就是要註冊用的。
學生:要註冊就對了。
師父:你去學校唸書要不要先辦好註冊程序辦好?把學號領回來?
學生:要。
師父:那才師出有名嘛。
學生:那請教師父,那個聖安宮跟慈惠堂有什麼差別啊?
師父:沒差別,一個搶爐一個抱金身,就我剛講的然後那邊主修這一塊,那邊主修念經佛道儀軌那一塊,同一間學校修行的部門不同。
學生:科系不同。
師父:科系不同,你們學的叫做體育系,那邊學的叫做計算系,就這樣。
學生:這一點就是要搞清楚。
師父:對嘛,這一次進香需要體育系的人員,當然就找體育系那邊去註冊,先學體育系嘛。
學生:這一次要操體能,所以說就要找體育系的啦。
師父:對啦,沒分別啦,一門師門下來,一拿爐一拿金尊,母娘慈悲那是一個很早期的故事,有人覺得修行應該轉入佛道真正修行而各執一念,互相排斥,因為那是出現兩個主導者各修一門專精,可是不全然跨越,不交錯學習。一個主修神通,一個主修佛法,兩邊互相有人為狹隘的障礙,而拆成兩間廟。
學生:就像師父跟我們談的解離人的根性的問題。